卡農-一個愛護土地的故事
Advertisement

發動改裝成三輪車的摩托車,七十一歲的李師傅又要上山去砍竹子。他是位傳統竹編師傅,這次上山採竹是要編織一面裝飾用的竹編屏風。「叫我伯伯就好」他微笑著說這樣比較親切。李伯伯換上工作服;新竹高工的制服(這是他女兒唸書時的學校制服),穿上塑膠雨鞋、騎上三輪車,我們往竹林前進。我跟在伯伯後面,他那沒扣上的衣擺像旗子般在背後飄動著,像是超人的披風,帥呆了!

淡淡竹香

經過蜿蜒山間小路來到半山腰竹林,一片青翠的竹林映入眼簾,淡淡竹香隨風吹來,這是桂竹林。「桂竹」纖維較有彈性所以比較適合做竹編,另一旁比較粗的是「麻竹」,就不適合竹編,但是筍子可煮湯,葉子也可包粽子;他一一回答我這城市來的年輕人的一堆問題。李伯伯拿出了罐「樟腦膏」要我擦一擦,因為竹林裡蚊子很多。一聽有很多蚊子,就挖了一些往身上抹,頓時覺得皮膚一陣灼熱感,他笑著說我塗抹太多。帶上工具和茶水後,引領我走進了竹林,開始挑選今天要砍的竹子。

在竹林,他彷彿是見到一群熟識多年的朋友,哪棵竹子是民國幾年長的他都一清二楚。他說竹子表面如果有一點粉白,枝節也呈現白色,那是今年才長出來的,而今天要找的竹子是三、四歲左右的。抓起刀子利落的劈兩三下,竹子立即應聲倒下。再用刀背迅速的將枝葉刮除、劈斷末節較細部分,拖到一旁放置。很難想像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古稀的先生。

在竹林中與伯伯談到有關他對竹編的傳承,才知道這座竹林是他祖父留傳下來的,至今已是第三代。從小跟著父親來這竹林砍竹子回去做竹編,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與學習。

淪為現場表演

近幾年有許多人來訪問李師傅,因為現在做的「米粉屏」和一些竹編製品,在桃竹苗地區已沒人製作,政府單位也曾邀他去一些活動現場表演製作竹編或竹製品。但這些人來來去去,並沒對這行業的傳承有太大幫助,因為就算一天花一千元請人從事這行業,也不會有人想來學。這並不是工作辛苦的問題,比起其他行業,竹編並不算是太累的,主要的問題在於「銷路」。面對這一片李伯伯祖父親手栽植、傳承的竹林,我不得不想到的是:如果伯伯不做了,這片竹林的未來會是怎麼樣?

伯伯一邊工作,一邊向我說明竹子每個部位的功用。才知道在早期農業社會,竹編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製品,而竹編這行業在當時是非常興盛的。從家具、廚具到容器,都可見到用竹子材料製作的生活用品。竹編產品的種類不像現在只有幾種,過去竹編可以製成簍子、籃子或篩子等各種不同形狀、功用的器具。每戶人家或多或少會自製一些簡單的竹製品,竹子的取得也許是自家後院或離家不遠的路邊,只要簡單的工具就能製作出實用且頗具特色的生活用品,像是竹簍、筷子、杯子、掃把等,每樣都是獨一無二,純手工打造。從中也反映出當時生活的簡樸與知足。

老人與後生

然而時代的變遷,竹子製品漸漸被塑膠或鋁製品取代,除了行業的沒落,人們也忘記這普遍的生活技藝。以前生活用品幾乎都取材於大自然,從採集到加工製成,就像是迷你的生產工廠,不像現在即使想做些手工製品,都得到商店購買材料,不然就是使用大量生產的塑膠製品,既浪費也不環保。的確,過去人們的作息和大自然是如此貼近、如此相互依賴,當時的人也自然對環境比現在的人有著更多的情感。生活在都市叢林的人們,似乎已忘記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微妙的共生關係

紅色的陽光照進竹林,不久後蟬聲四起,看看時間已經快九點了。李伯伯開始綑綁砍下的竹子,七、八根的竹子捆一把,毫不猶豫地一把往肩上扛,李伯伯也讓我扛些竹子隨他出竹林。所有砍下的竹子平均捆綁在三輪車的兩側,準備運載回去加工。在整個過程中,從挑選竹子、砍伐竹子到運送回去、加工竹編,每個環節都可感受到李伯伯對竹子的認真與執著、懷念與感情這也提醒我要好好的珍惜這門技藝,這份記憶。

沒有版權 歡迎傳閱 『新竹‧北埔「大隘社」「青芽兒月刊」第三期 2003‧8』將任

Advertisement